昆剧,让苏州成为精神原乡

时间:2024-05-09 05:25:15来源:重庆市外卖-重庆市喝茶-重庆市喝茶预约 作者:知识

□苏报记者 姜锋

大幕降下,昆剧余音未了。让苏

前晚,州成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道喜剧院,为精随着锣鼓渐息,神原为期7天的昆剧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但在年轻人聚集的让苏网络阵地上,关于“昆剧艺术节”的州成热度依然不减。

7天时间,为精16台优秀昆剧大戏和折子戏相继上演,神原6大类17场配套活动精彩纷呈,昆剧触达线下人群200多万人次,让苏相关报道和宣传推广线上点击量达2500多万人次。州成“百戏之祖”昆曲在新时代的为精文化大潮中,因一批批青年戏迷的神原追捧而愈发青春,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也展示了苏州城市新形象,激发了城市新活力,撬动城市发展的新支点,点亮城市精神之光。

搭一座舞台,水磨之城八方来汇

“问、问、问、问华萼娇,怕、怕、怕、怕不似楼东花更好。有、有、有、有梅枝儿曾占先春,又、又、又、又何用绿杨牵绕……”4月29日,姑苏夜色中,中国昆曲剧院内,上海昆剧团用《长生殿·絮阁》等四出经典折子戏,唱醉了台北昆曲研习社社长韩昌云。

笙笛弦管600年,古老的水磨腔婉转成历史的河流,流淌着城市的文脉。2000年,第一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昆山起步,此后,24年的相约从未间断。这是一场昆曲界的盛会,也是戏曲界的盛会。

为了这场盛会,昆曲人厉兵秣马,精心准备,只为给观众们奉献最美的表演,让昆曲有现场、有人气、有知音。也正如此,当鼓点响起,大幕拉开,舞台上,才子佳人、田园牧歌与家国情怀交相辉映,汇成独特的风景;舞台下,海内外观众为之惊喜、惊艳、惊叹。

惊喜昆曲青春涌动。本届昆剧艺术节,首次推出昆曲艺术赏析进高校活动,艺术家们精彩的讲述、动情的表演,深深打动了众多青年学子。在听完昆剧、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的艺术讲座后,苏州城市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徐菘泽感慨地说,“这真是一场沉浸式的讲座,让我亲身感受到昆剧艺术的魅力,也对江南文化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昆剧剧本推介会上,多位青年编剧参与进来,其中不少人还是首次创作昆剧剧本,让大家看到了古老昆曲在当代创新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在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闭幕演出—— “昆曲正青春”90后青年演员专场汇演上,来自全国8个昆剧院团的新生代青年演员依次登台,大展才艺,生动展现了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惊艳昆曲守正创新。《林冲》《渔家乐》《玉簪记》……为了这场盛会,全国八大昆剧院团无不拿出看家大戏和经典折子戏,其中既有复原演出的老剧本,也有青春版的新内容,但不管是原汁原味,还是贴近时代,昆曲以其独特的气质、唱腔、装扮与精神内核,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这是一次美妙的体验!我认为服装和化妆都做得非常好,现场音乐也令人印象深刻,让演出更加精彩。故事也很有趣,尽管我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真正欣赏的是喜剧时刻,让我笑声不断。祝贺整个团队,他们做得非常好!”到苏州游玩的法国留学生Anaëlle Conort看完《玉簪记》后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与昆曲再相遇。

惊叹昆曲兰韵悠长。4月29日,第十届昆曲学术座谈会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大学等高校及专业院团、相关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二十周年纪念”与“昆曲音乐创作”主题展开精彩深入的学术交流,为新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当代昆曲艺术的守正创新事业建言献策。韩昌云表示,不管是众多精彩剧目的推出,还是学术座谈会、剧本推介会的举办,都可以看出本届昆剧艺术节主办方强烈的企图心。

惊喜、惊艳、惊叹,并不令人意外。源自时代机缘,面向城市未来,在苏州人心中,中国昆剧艺术节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分量。这是一座城市引为骄傲的文化自信,更是一种眼光深邃的道路自信。

谱一曲华章,守护正脉代有传人

“非常开心能拜沈丰英老师为师。作为沈老师的第一个弟子,我要更加勤奋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将来也希望能把一些精品剧目传承给下一代,让昆曲这个六百年的传统艺术精粹一直发展下去。”前天上午,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名师收徒仪式现场,当敬献鲜花、行礼之后,苏昆“振”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奚晓天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一直是昆曲传承的传统模式,这种缘分也使得昆曲艺术延绵不绝。当天,王芳、谷好好、魏春荣等15位具有代表性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和22位优秀青年演员,以拜师收徒的形式,进行昆曲表演艺术精粹的传承,让昆曲艺术永葆青春和活力。这不仅是今年中国昆曲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当代昆曲艺术传承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昆曲在江南的氤氲雾气和吴侬软语之中脱胎,水袖翩然,声声入魂。然而,在以前,即使是苏州人,也很少有人听得懂昆曲,更不要谈学唱,与大受追捧的沪剧、越剧等相比,昆曲在故乡也常坐“冷板凳”。

为此,苏州大力开展昆曲普及和传承发展工作。2021年,苏州启动全国首次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3年来共有来自全国10个省份16座城市的1500多人参与,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投身昆曲振兴事业。苏州还非常注重昆曲教育“从娃娃抓起”,常态化推进“昆曲进校园”工作,组织昆曲公益性演出、导赏、讲座等活动走进大、中、小学,出版昆曲辅导读本,制作昆曲特色课程,让昆曲更加贴近青少年。同时,苏州推动苏州市艺术学校(苏州市昆曲学校)挂牌“苏州城市学院附属学校”,打通昆曲人才上升渠道,艺术学校大昆班、小昆班的报考率、就业率(含升学率)均为100%,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昆曲人才。

4月30日下午,作为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配套活动之一,由苏州市艺术学校组织实施的昆曲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展演在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举行,16出昆曲唱段精彩上演。出场的演员,既有梁谷音、王芳、俞玖林、单雯、于雪娇等昆曲名家,也有苏州幔亭曲社、吴江清音曲社等曲社代表及历年昆曲考级中的优秀考生代表。其中,年龄最小的蔡沐容仅4岁,奶音唱昆曲,简直让观众的心都被萌化了。

“今天参加考级展演,看到那么多曲友和小朋友唱得那么好,我很激动,也很感动。”积极呼吁昆曲考级多年的王芳,当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昆曲考级发现了很多好的苗子,也让昆曲得以更深入地普及、推广,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玩一场快闪,文旅融合焕发魅力

这边厢,妙音婉转,精心装扮的青年演员相继登场,干脆洗练的动作、盈盈袅袅的身姿和细致打磨的唱词令人沉醉;那边厢,衣袂翻飞,身着雅致汉服的苏州日报“唐播虎”成员及汉服爱好者缓步走来,宛如才子佳人徜徉于苏州园林间欣赏着昆曲……2日下午,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昆曲人物及汉服快闪活动在中国昆曲博物馆门前举办,将昆曲元素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演绎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吸引了数百名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作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昆剧在鼎盛时期可谓“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风靡全国。如今,结合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快闪形式,来自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青年演员们从传统的剧院舞台走到观众身边,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迷人的苏式生活。

“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当身着戎装的林冲从古色古香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大门后走出,在场的游客皆为之惊艳,拍照、录小视频、发朋友圈,想要保存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扮演林冲的是90后演员殷立人,只见他连唱带武,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引得现场观众一阵阵掌声与尖叫。而扮演本无小和尚的束良佛珠耍得飞起,头一甩,佛珠被抛上半空,在做着诸多动作的同时,又稳稳用脖子将佛珠接了下来。徐昀演绎的郭子仪酒楼舞剑一招一式节奏分明。吴嘉俊、徐佳雯扮演的柳梦梅、杜丽娘相携走出,轻扬水袖,演绎了一段典雅唯美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令游客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在梦幻般的牡丹亭中。

10分钟的快闪,精彩的动作、优美的唱腔让在场所有人为之沉醉,600岁的昆剧焕发着青春活力。而从掌声中回到中国昆曲博物馆的殷立人、束良等,稍稍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快,他们又赶往诚品书店,准备当天的第二场昆曲快闪。

2024年,是昆曲入遗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也是中国昆剧艺术节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昆曲这个“戏曲的活化石”如何与时代共进、青春不老?在快闪编导,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创研办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吕佳看来,只有“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本届昆剧艺术节打破了昆剧只在剧场演出的局限性,让昆曲走进校园、走进景区、走进商业综合体,与更多的学生、市民及游客在多场景中产生互动,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提供零距离的传统艺术欣赏体验。

“今天我们很是震撼,刚刚到苏州就领略了这么美的昆剧艺术和汉服,可惜来晚了一点,没有看全。”来自江西的李先生和女友汪小姐激动地说,“这次奇妙的体验让我们对苏州更有兴趣和期待感了。我们现在真的很好奇,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市能孕育出这种美丽?”

不仅仅是快闪,本届昆剧艺术节还面向昆曲院团收集了一系列昆曲主题线路,让游客沿着线路感受昆曲的魅力。如“邂逅昆曲 当回‘昆虫’”线路,安排了网师园、中国昆曲博物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昆剧传习所等景点,将昆曲的“风雅”与园林的“诗意”、博物馆的“悠久”融合在一起,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昆曲艺术。同时,游客可以沿着线路毗邻街巷品尝苏州时令美食,在品曲、游园、赏味的过程中感受昆曲大美,体验最江南的生活方式。

昆曲剧目的创新演绎,舞台观众的现代审美,文旅融合的酷炫多元……中国昆剧艺术节,以艺术为媒,以旅游为线,连通古典与现代、连通人民与艺术家、连通苏州与世界,让苏州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原乡。而站在新时代文化发展坐标系上,善于“双面绣”的苏州,正以超前的眼光率先破题,描绘一幅文化生态新图景,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文之城。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