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徐飞云:敢闯敢试敢啃“硬骨头”

时间:2024-04-30 04:26:58来源:重庆市外卖-重庆市喝茶-重庆市喝茶预约 作者:知识

徐飞云近照

徐飞云深入企业调研知识产权保护的硬骨头情况。

促成两家企业19起纠纷案握手一揽子化解。法官

本报记者 王小兵

本报通讯员 艾家静 朱冉冉

她敢闯敢试敢啃“硬骨头”,徐飞办理的云敢“真假新百伦”“万词霸屏”等案件轰动全国。

她没有一味地就案办案,闯敢而是试敢跳出机械办案的“舒适圈”,努力实现案结事了,硬骨头让法律更有温度。法官

她,徐飞就是云敢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徐飞云,从事审判工作13年,闯敢她努力把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和精品案。试敢她审判的硬骨头案件有12件入选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等全国性典型案例;先后获得“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学法律可以帮到很多人”

“头戴安全帽,法官身穿反光背心,徐飞画图纸、跑工地。”这是徐飞云年少时对未来职业的构想。学理科的她,本以为高考后会选择土木工程、机械自动化这样的专业,谁知志愿填报辅导会上无意间听到的“法学”为她打开了另一个门。

“当时懵懂地觉得,学法律应该可以帮到很多人。”带着这般憧憬,徐飞云前往西南政法大学。

砖头厚的法学书目,对初学者来说难免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而徐飞云却兴致满满,“好像重启人生一般,我喜欢从零开始的感觉。”

一旦感受到了法律别样的魅力,就再也无法逃脱。

2012年8月,从南京大学国际法专业硕士毕业,徐飞云考入苏州中院,成为民三庭的一名书记员。收发案件、安排开庭、庭审记录、处理文书、装订卷宗……

“那时民三庭也审知识产权案件,但无论数量还是难度和现在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恰恰从徐飞云进入法院开始,知识产权案件开始井喷——全市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从2012年的445件到2016年的1100件,增长近两倍。

2017年,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作为全国首批4家知识产权专门法庭之一揭牌成立,跨区管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四地知识产权相关案件。

面对留在本部其他法庭还是选择3个多小时往返通勤的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徐飞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知识产权法庭。

苏州知识产权法庭“跨区域集中管辖”,意味着受理案件量大幅增加,法官办案压力随之一路走高,特别是涉及核心技术、新兴领域等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层出不穷。

“每天都要面对新问题,找不到类似案件判决可供参考,很头疼。”法庭刚成立的那几年,徐飞云一年办案遇到的新类型和新问题,可能是她前几年遇到的总和。

“没有前路可循,只能去闯”

“肯定是新百伦案,全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没有前路可循,只能去闯。”谈及印象最深刻的案子,徐飞云脱口而出。

2016年,新百伦公司诉深圳某公司等多个被告侵犯某品牌运动鞋的特有包装装潢,要求赔偿损失1000万元。

案子涉及知名品牌,且涉案金额巨大。原告相继提出系列诉中保全申请,尤其是涉及停止生产、销售到禁止虚假宣传全链条覆盖的行为禁令。这在此前全国司法领域从未有过,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苏州知识产权法庭而言,面临着要不要尝试“第一个吃螃蟹”的难题。

在梳理案件细节的过程中,徐飞云认识到,证据保全是处理这个案子的关键环节,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于是,她立即组织同事紧锣密鼓着手准备,请法警、统计等专业人员介入,在POS机数据调取、小票收集、商品数量盘点、现场拍照等方面,安排一系列的人员点位,多次谈论修改证据保全方案,事无巨细,只待第二天证据保全行动实施时利刃出鞘。

怎料,次日出发前突然收到现场人员反馈的消息,该代销鞋店已搬迁。这给了徐飞云当头一棒,行动以扑空告终。

“这是一场硬仗,要步步为营,这次没走通,也一定有其他办法。”面对着办公桌上没来得及上场的保全方案,徐飞云这样安慰同事,也是在给自己打气鼓劲。

就拿原告申请的诉中行为保全一项来说,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中禁令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既没有理论支撑,又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参考,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件,网络上质疑声不断:“为什么要帮着外国企业打压中国企业!”

“各个角度都要考虑周全,当事人、业界人士和公众的疑问都要很好地回应。没有路,就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新路来。”

重新审视案件细节,徐飞云敏锐地察觉到,被告行为存在侵权的可能性极大,生产和销售被诉侵权运动鞋的规模巨大,专卖店有500多家,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进行门店宣传的专卖店覆盖15个省,3个直辖市,50个地级市。而且,每年下半年是运动鞋销售旺季,被诉侵权运动鞋可能会以更快速度、更大规模销往市场,不立即采取措施将对原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结合损害平衡性,以及原告提供的担保等情况,徐飞云当即决定作出诉中禁令,裁定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立即删除其官网、微信、微博等有关虚假宣传的内容。这是当时全国首个涉知名商品特有装潢权的禁令案件。

裁决作出了,但是还远远不是终点。被告涉及福建三个企业,材料寄过去无人签收,只得亲自前往送达。“吃闭门羹,拒绝签收,生产现场不给拍照取证,状况百出。”徐飞云心里五味杂陈,“当地法院协助送达时,一个当事人竟然当着法官的面把材料扔到警车旁的水沟里。”

“法律权威不容践踏。”这是徐飞云心中的底线,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徐飞云犯了愁:诉中禁令能不能强制执行?谁来执行?全国法院又没有先例。

为了找到替代性措施,徐飞云多次与省高院、最高院的法官沟通,前后两次组织听证,最终厘清思路,就被告拒绝履行诉中禁令、公然挑衅司法权威的行为,作出全国第一份针对拒不履行诉中禁令的司法惩罚。

2017年8月,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作出一审判决,全额支持原告1000万元的经济赔偿诉请,被境外知名媒体誉为“中国罕见的重罚知识产权侵权者的案例”,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该案也被评为“全国法院首届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和“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从法庭刚成立时打响头炮的“真假新百伦案”,到最近被业界称为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万词霸屏”案,其实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很艰难,很多时刻都面临着要不要踏出第一步的考验,对徐飞云来说,勇气也好,担当也罢,所作所为背后,少不了专业知识与思维体系的强力支撑。

“不能因为官司断送了未来”

不久前,徐飞云化身“老娘舅”,调解了一起涉“家”汉字雕塑的著作权侵权案,促成双方解开心结,冰释前嫌。

原告是福建省雕塑大师,创作的“家”概念雕塑作品将传统书法与现代雕塑创造性结合,获得多个奖项。被告是苏作红木家具非遗传承人。原告认为,被告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参照原告的作品用小叶紫檀木创作了“家”汉字雕塑,且该紫檀木雕塑参展获奖,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由此引发纠纷。

一审法院认定,原告“家”雕塑作品体现一定独创性,被诉作品在线条走势、空间布局及整体结构上与原告作品基本一致,构成实质性相似,侵犯了原告相关著作权利,于是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权、登报道歉、赔偿经济损失等诉请。被告不服,提起上诉。

“一审已经作出判决,被告必须在报纸上公开道歉!”“我没见过他的作品,也不是故意的,凭什么判我侵权。”二审过程中,双方争得脸红脖子粗,互不退让。看完材料,徐飞云陷入沉思: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追求。对于这个案子,给出二审判决书容易,但极有可能伤害其中一方的创新动力。

“双方都是知名艺术家,是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很年轻,发展有无限可能,不能因为一次失误、一场官司断送了未来。”如我在诉、情同此心,这是徐飞云经常思考的问题。

“创作不易,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们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一个战线的伙伴,有时候退一步会海阔天空。”徐飞云最终促成了双方握手言和,减少了诉讼之累。

办案是本分,止纷是本事。近年来,徐飞云明显感觉到自己办案理念的变化:目光渐渐从案子结没结投向当事人的纠纷有没有实际解决,必须跳出机械办案、就案办案的“舒适圈”,多做做工作,多换位思考,成为自发自觉之举。

理念一新天地宽,可是观念的改变,并非如一场春雨,须臾间就荡涤一新。这背后,是能动司法的理念,如我在诉的心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追求,共同触发了一场价值观念之变。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